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集体备课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凝聚集体智慧,高质量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1月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是马院思政课教师需要下功夫研究与破解的难题。课程组成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论述,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大论断,抓牢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这条主线和“纲”,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指导思想,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意志,凝聚工作合力。
课程组一致认为:一要确保正确价值导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政策性,要按照讲准讲深讲透要求,把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目标,优化知识体系,高标准、严要求、有计划开展教学科研,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五个共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学生心灵深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优化教学课程设计。就如何开设好、解读好、讲授好这门课程,至少应妥善处理好八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即处理好基础概念与核心概念关系、纵向历史脉络与横向民族交融关系、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关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关系、抽象理论与具体现实关系、学术理论与通俗阐释关系、理论知识与情感共鸣关系、共通性与特殊性关系、重点难点与基础知识关系。三要突出地域行业特色。课题组要结合甘肃地域特点和公安院校特色,创新教学训练方式方法,发挥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点资源优势,力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打造成一门特色精品课程。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建军教授、课程负责人和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