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三月 芳华绽放】学院女教师代表选展——资深教授篇
阳春三月桃李争妍,藏蓝玫瑰芳华灼灼。她们恪尽职守躬耕三尺讲台,她们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用忠诚信念践行铮铮誓言,她们坚守平凡岗位热忱教书育人。她们是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她们用艰辛的付出撑起了警院的半边天。她们在各自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展示着别样的风采,成为沙巴体育唯一官方网站亮丽的风景线。为她们祝福,向她们致敬!
刘琳丽,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022年主持的工作室获批甘肃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及教材1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课题10项,建设省级精品课3项,获省级成果奖励1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比赛获二等奖。
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从警37年来,我将自己的青春韶华和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地挥洒在公安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用坚守与奉献书写着执着育警的情怀,将责任和担当融入培根铸魂的使命。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工作,自己始终牢记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新时期,学院一步步实现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性嬗变。75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祝愿学院凝心聚力,晖光日新!
——刘琳丽
陶晓岚,中共党员,刑事侦查系教授,主要从事法医遗传学研究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甘肃地区少数民族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曾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1次。
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学院所有女教师、职工节日快乐!今年是学院实现梦想、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奋发有为,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推动甘肃公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陶晓岚
杨中华,中共党员,科研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治安管理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5个省部级课题,2项成果获省级三等奖。2013年被公安部政治部授予首届“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等表彰奖励。
“警察教师之业,神圣而光荣;警察教师之梦,崇高而淡泊”。 教师不仅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从教34年来,见证并参与了学院从中专到高职再向本科冲刺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今天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公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才能满足新时期公安本科教育的新需要,才能无愧于人民警察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杨中华
韩敏,中共党员,法律系教授,主要从事公安实用法律的教学科研工作。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等研究课题4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优秀教师表彰奖励,2021年被评为学院“管理育人”先进个人。
“业精于勤荒于嬉”,从教二十余载,我对自己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把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自己努力目标,恪守“奋斗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甘肃公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韩敏
王承淑,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担全省公安民警警衔晋升、新警培训等的政策理论专题宣讲工作;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出版著作1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主持项目获省级奖项1次,发表论文获省级奖项1次;指导学生创作的作品获省级奖项2次,国赛二等奖1次。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30多年来,我一直扎根于思政理论教学工作,从一位青年教师成长为教授,见证了学院从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警院教职员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创造了属于警院人的荣光。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用满腔热血,教育引导学生搭建起知识体系,用爱的胸怀,培养造就学生希望的明天。长路漫漫虽然艰辛,有时会有疲倦,因为责任在肩,所以将不畏艰险慷慨向前。
——王承淑
杨婕,中共党员,学院基础教学部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甘肃省公安机关一级心理教官。主讲《大学英语》《警务英语》课程,长期承担全省民辅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行为拓展训练。主编和参编教材3本,主持完成20多项省部级、市厅级教科研项目,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荣获公安部“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甘肃省优秀教师和“园丁奖”等多项荣誉。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警院的学子,请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求学道路上勤奋进取、不断提升;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锻炼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青春之帆,总是在奋斗中高扬;人生芳华,永远在担当中绽放。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亮丽。 希望你们成为追光的人,勇敢迈步,前行必有阳光,你们终会光芒万丈。
——杨婕
李瑛,中共党员,学院基础教学部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从事公安英语教育研究,讲授《警务英语》《心理学》等课程。主编参编教材4部、完成省厅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近30篇,荣立三等功1次。
身着警服,使命光荣;身在讲台,责任在肩。在二十余年公安教育工作中,我恪尽职守、潜心教书育人,以教科研合力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数十年工作磨练,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公安教育工作的信念。学院本科建设是新征程更是新责任,我将继续秉持警院人坚韧不拔的奋进精神,不忘初心、躬耕教坛,也希望警院莘莘学子坚定“不负韶华,强国有我”的信念,做新时代勇敢的追梦人。
——李瑛
胡晴云,网安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网络安全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承担《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10余项、软件著作6项、编写教材3部。先后5次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获奖。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我们从事公安教育事业的初心;见贤思齐、奋勇争先,树立躬耕教坛的志向与抱负是我们努力前行的力量源泉。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主动适应推进公安教育现代化要求,深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积极投身实战化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
——胡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