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革命理想信念 共产精神薪火相传
——记南梁革命根据地红色学习之行
学生处第二党支部 唐占龙
如果不是学院组织的赴南梁革命教育基地进行主题党日活动,我可能至今仍然不知道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还有南梁这么一块革命圣地,我们所熟知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前身会有南梁的身影。
5月25日在华池县参观完马锡五陈列馆后我们就前往南梁。南梁镇群山环抱,路途中虽然上下山的柏油公路铺设得很平整,但是依然算得上弯多路急、行驶不易。可想而知,当年的革命有多艰辛和凶险,交通运输不便、物资进出不便、人员流通不便、信息传递不便、战斗过程不便,实在难以想象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同志是如何带领不畏艰险的革命者们以怎样的大毅力、大智慧和大决心在如此艰苦的深山里为中国革命发展出了一片未来的基石。
参观的第一站就是荔园堡,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荔园堡的由来和一些基本情况,进入园区,洁白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直立眼前,庄严、神圣、肃穆。献花圈、集体默哀、鞠躬、重温入党誓词并宣誓、教师代表发言,那一刻有感而生强烈得对革命前辈的感激,感谢他们以性命之搏换来今天的伟大祖国和人民的和平生活。讲解员带领我们仔细观看纪念碑上的革命烈士名录,芽儿、狗蛋、毛女等质朴又亲切的名字直面扑击你的心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南梁也说过,看到这些名字就能感受到中国最质朴的本土文化。他们就是最平凡的一群人,却完成了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的事业,是坚定的革命信念推动着他们为一步步向前又向前,最终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在南梁革命纪念馆参观使我得知了整个南梁详细的革命历史。在白色政权的打压及围剿下,为了保存和发展壮大南梁的革命力量,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做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以南梁地区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全国仅存的一块红色区域。它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为民主中国圣地——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置身在南梁革命这片土地上,感受着革命气息,峥嵘岁月的场景依依再现。为什么要来南梁,不去距离更近的会宁进行红色教育学习,至少我觉得这场远距离的行程就是一次意志的磨练。南梁的革命历史就显而易见的证明了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每一次胜利、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念,追求真理,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孕育了南梁革命精神。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共产党员,更要弘扬南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历史证明,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也是最终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是南梁精神的基石。